很遺憾,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
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區市人民政府,國 家級開發區管委,綜保區管委,南海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國 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根據國 家、省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 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優化科技服務布局,培育和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引進和培養科技服務人才,促進科技服務業專業化、網絡化、規?;?、市場化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城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ǘ┗驹瓌t。
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科技服務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依托各類創新載體,推動技術集成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提升科技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堅持服務導向。把服務創新創業作為發展科技服務業的根本出發點,圍繞創新鏈配置科技服務資源,建立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
堅持深化改革。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有序放開科技服務市場準入,建立健全有利于創新資源和要素順暢流動的體制機制,激發各類科技服務主體活力。
堅持高 端引 領。聚焦科技服務業重 點領域,做強優勢產業,培育新興業態,發展高 端環節,推動科技服務業向形態更高級、結構更優化的方向發展。
?。ㄈ┌l展目標。
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培育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服務高成長企業,涌現一批服務模式新的科技服務創新型企業,引進培養一批高層次、專業化科技服務人才,培育50家左右骨干服務機構,建成2—3處省內有影響力的科技服務業示范區,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達到350家,全市科技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科技服務資源潛力充分釋放,科技服務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市場化程度和國 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二、重 點任務
?。ㄒ唬┩苿涌萍挤諛I重 點領域發展。
1.研究開發及其服務。支持在威高等院校、各類新型研發機構、創新領軍企業,圍繞自身優勢和需求在我市共建、自建創新平臺。支持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科研院所來我市發起設立新型研發機構。支持發展產品研發設計服務,促進研發設計服務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提高設計服務能力。積極培育集聚一批社會化投資、專業化服務的第三方研發與設計機構,促進專業研究開發服務機構發展壯大,形成研發與設計服務集群。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3%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局、商務局)
2.技術轉移服務。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國 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重要樞紐城市。推動高層次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技術市場登記和服務機構實現縣域全覆蓋,完善政府、行業協會、技術中介機構、技術經紀人“四位一體”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到2022年,全市市級以上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達到15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3.創業孵化服務。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專業聚焦行動計劃,鼓勵龍頭企業圍繞延伸壯大產業鏈,建設發展專業孵化載體。優化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服務,創新孵化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2022年,全市省級以上各類孵化機構達到80家以上,在孵企業200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中小企業局)
4.知識產權服務。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發展,支持本地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做大做強,引導機構從單一的代理申請服務向專利信息運用、價值分析、導航服務等知識產權服務轉變。加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引進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有影響、有實力的大型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落戶威海。大力發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建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機制,鼓勵有條件的服務機構開展海外維權業務。到2022年,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總數達到20家以上,全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15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工商局)
5.科技金融服務。加快整合運用科技支行、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科技保險及各類補貼政策工具,切實增強政策的協同性、整體性。擴大科技支行政策范圍,創新融資產品,擴大股權、知識產權等抵質押范圍,新設或改造部分支行作為從事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金融服務的專業或特色支行,開展信貸及相關金融服務。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實施力度,推進專利權“政銀?!比谫Y試點工作,引導和支持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機構,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務。(牽頭單位:市金融辦;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人民銀行、銀監分局、知識產權局)
6.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推動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運營,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發揮好市檢驗檢測服務產業聯盟作用,推動大型儀器設備資源開放共享,提供專業化服務。鼓勵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機構由提供單一認證服務向提供綜合檢測服務延伸。(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質監局、中小企業局)
7.科技咨詢服務。完善科技創新文獻資源保障環境,為各類創新主體免費提供權威科研數據和文獻資料的查詢、檢索、瀏覽、下載等基礎公益性 服務。支持和引導各類科技服務機構積極建設科技創新咨詢服務平臺,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開展網絡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詢和知識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8.科學技術普及服務。加快科普基礎設施和科普基地建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設威海市科技創新展示中心,完善“互聯網+科普”服務體系。利用科技活動周、科普大講堂、威??萍紕摌I網、威??萍紖⒖?、“威??萍肌惫娞栆约啊巴弑薄氨毖蟊薄肮馔眲撔聞摌I大賽等活動,加強創新成果、企業、人物、案例的展示宣傳。面向高校、園區、企業、創業者開展創新方法培訓,開啟創造性思維,提升創新能力。(責任單位:市科協、科技局)
9.綜合科技服務。鼓勵科技服務機構跨領域融合、跨區域合作,以市場化方式整合現有科技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發展全鏈條科技服務。通過持續舉辦中歐膜技術研討會、中韓創新大賽、中日韓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對接活動等,進一步加強國 際交流與合作,培育具有全 球影響力的服務品牌。發揮好中物院威海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作用,積極創建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面向軍民科技融合開展研發、轉化、咨詢等綜合服務。(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局、外僑辦)
?。ǘ娀萍挤諛I發展支撐。
1.支持科技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推進“互聯網+科技服務”融合發展,實現科技服務由線下向線上線下相結合轉變,催生科技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進威海市科技創新服務云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服務協調發展。推動科技服務業與傳統制造業有機融合,加快發展制造服務業。(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中小企業局、服務業發展局)
2.深化科技服務機構對外合作。推動科技服務企業牽頭組建以技術、專利、標準為紐帶的科技服務聯盟,開展協同創新。擴大科技服務對外開放領域,支持科技服務機構開展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國內外交流合作,引導各類資本投資我市科技服務業。鼓勵科技服務企業“走出去”,與國 際知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海外并購、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開展科技服務合作,擴大技術溢出效應。(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商務局、外僑辦;責任單位:市知識產權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金融辦)
3.培育科技服務人才隊伍。將科技服務人才納入各類人才計劃,加快 高層次科技服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務人才培訓體系。建立科研機構、高校創新人才流動激勵機制,鼓勵在威高校調整學科和專業設置,培養科技服務業專業人才。支持有條件的區市、園區和機構建立科技服務業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培育一批專業化科技服務業人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ㄈ┘涌炜萍挤諛I產業集聚。
1.建設科技服務業示范區。以高區為核心,采取“一區多園”模式,融入山東半島國 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創新“區內孵化、全域加速”模式,高標準建設研發創新、公共服務、產學研合作等科技服務平臺體系。以威海(榮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為依托,搭建海洋商品技術交易中心等特色創新服務平臺,豐富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模式,培育海洋產業新動能,提升區域創新整體效能。(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海洋與漁業局、高區管委、榮成市政府)
2.建設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圍繞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依托高 端產業園區建設,聚焦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石墨烯、膜技術、時尚創意等重 點產業,提升科技服務支撐能力,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加快推動國 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建設,設立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大對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的支持力度,運用“1+3+N”模式持續引進、聚合高 端創新平臺,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創新研發格局,逐步打造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技服務聚集區。推進威海創新園建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咨詢及投融資等科技服務。(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局;責任單位:環翠區政府、高區管委)
3.建設科技服務業特色基地。進一步推動服務貿易產業園建設,以軟件、服務外包、電子商務、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為導向,打造立足威海、面向日韓、輻射東北亞的國 際化科技服務業新高地。(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經區管委)
?。ㄋ模┞鋵崉撔聝灮菡?。
1.推進技術研發和轉移機構建設。對列入市級試點技術創新中心的,企業牽頭組建的給予200萬元資金補助,高校院所等公益性單位牽頭組建的給予300萬元資金補助;對認定為國 家級、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的,市級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支持。對認定為國 家級和省級國 際合作基地的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對高校院所、企業自行建設的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對獲得國 家級、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稱號的分別給予200萬元和100萬元獎勵,獲得國 家、省技術市場獎勵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
2.推進創業孵化機構發展。對認定為國 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 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的,一次性分別給予200萬元獎勵,認定為山東省品牌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按照省撥資金1:1配套。對舉辦或承辦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大賽、創客活動周等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的社會組織,每年最高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在孵企業在3年孵化期內每成功升級1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所在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獎勵10萬元,每家每年最高獎勵100萬元。將大學科技園納入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體系,對培育科技型企業的,按照相關政策給予資金支持。對升級為省、國 家大學科技園的,分別給予100萬元、300萬元資金補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3.完善科技創新券政策。將普惠券的補助業務擴展到研發服務、儀器共享、高企培育、研發補助、技術轉移、科技咨詢、孵化環境等方面,研究設立重 點券,逐步將重大公共創新平臺、重 點公益創新項目、重 點人才團隊引進等事項,納入到創新券補助范圍。對科技服務機構,根據服務類型和收入,給予一定比例的獎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
4.打好科技服務“組合拳”。鼓勵科技服務機構按規定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首次通過認定的給予20萬元獎勵,重新認定的給予10萬元獎勵。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服務類機構申請技術先 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經認定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并落實企業所得稅優惠和職工教育經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對在我市注冊、年度代理市內發明專利授權超過100件的機構,最高給予2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國 家專利運營試點的服務機構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鼓勵有條件的科技服務企業“走出去”,通過自建、并購、合作共建等多種形式建立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過渡型研發機構的,對其在我市注冊的依托單位擇優給予100萬元補助。積極承接軍隊科研院所改制和技術資源釋放,對落戶我市的科研機構給予“一事一議”支持。(牽頭單位: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財政局、稅務局;責任單位: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局、外僑辦、服務業發展局)
5.加強政府購買服務。充分發揮協會及具備對外科研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等機構的協調作用,并逐步提升其對政府轉移職能的承接能力,鼓勵其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承接科技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編辦、財政局、法制辦)
三、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加強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加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合力。鼓勵區市、科技園區、產業化基地等結合區域發展定位和產業特點,細化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機制,為科技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服務業發展局)
?。ǘ娀呗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 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及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等財稅政策,落實符合條件的省級以上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房產稅、增值稅等減免政策以及科技創新券普惠政策,落實科技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用暖價格與工業同價政策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有關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
?。ㄈ娀y計監測。按照國 家科技服務業統計分類標準,開展監測方法研究,建立科技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定期發布相關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引導科技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統計局、科技局)
?。ㄋ模娀麄饕龑?。大力宣傳發展科技服務業的重要意義,加大對優 秀科技服務機構、成果和品牌的宣傳力度,推廣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形成支持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 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
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1月27日